close

第一次接觸教會是在國小的時候,我的姊姊與附近鄰居一同到離家不遠的一間教會,後來也找我一起去,當時年紀小不太懂,只知道去那邊有很多點心、零食可吃,教會裡面的人待人很和氣,會跟著一起唱歌還有玩一些小遊戲,很有趣。隨著年紀增長、課業逐漸繁重就沒再去那間教會,現在也回想不起教會的名稱。

 

直到進入真理大學這所基督教學校,開學之前就聽說學校裡的禮拜堂很出名,有著全台第一高的管風琴,在風光明媚、充滿異國風情的淡水之中是許多遊客必訪的拍照地點。

 

大一下學期的室友本身就是教會的成員,也有參與校內的小組,受到她的邀請所以三不五時會參與校內的小組,尤其是期中、期末考前,參與小組的人數會變得比較多,大家會一起為要考試的同學禱告,無論究竟是否臨時抱佛腳,但聽到大家共同祝福、加油的話語,心裡便會充滿正向的能量,打起精神去面對考試。除了考試,若遇到有同學家中遇到困難,也一樣會為對方祝禱,希望能夠給予對方勇氣去面對生命中的關卡,這是在校園裡我接觸教會的心得。

 

而室友本身有參加他家附近的教會,所以大一下到大二這段期間的週日,常常會跟著室友到教會去禮拜,跟著唱聖歌、禱告、唸聖經,在那邊也認識了很多可愛的朋友,有事沒事就會約出去玩,發現自己其實是喜歡交朋友,教會是個讓人可以多相聚的場所,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很喜歡到教會去,但發現教會的朋友有時因為教會考試很頭痛,讓我有點驚訝。

 

之後因為找到打工以及家中的事務繁多,加上當時家中只有我一個人會去教會,曾經邀請過家裡其他成員到教會來看看,但總是沒有成功,長輩時不時更散發出反對的意味,以至於有一段時間假日出門都必須經過長輩們審查,如果誠實說出是去教會便會遭遇許多困難,後來經過一次強力而明確的”溝通“,假日上教會的時間就漸漸變少了。

 

發生以上種種的事情讓我開始反思:為什麼家裡會反對我去教會呢?為什麼上教會原本是一件輕鬆而快樂的事情,卻因為要考試而讓大家感受到壓力呢?如果耶穌是愛我們的,那無論我們是怎樣的人應該都值得愛與被愛才對,並且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快樂,能夠誠實的面對自己活在這世界上,無論愛的對象為何,都不應該被批評甚至反對,因為愛就是愛。

 

出社會後,高中同學與大學室友各自參加不同的教會,他們偶爾會邀請我參與教會的活動,幾年前大學室友也不再參與她家附近教會了,我們仍然還是會聯絡與碰面,還是很好的朋友。

 

現在回想起來,參與教會的那段時光相當簡單而充實,遇到重要的節日如聖誕節、復活節,教會舉辦的活動既盛大又熱鬧,在教會的朋友們互相陪伴的日子裡,團體祝禱的言語無形之中好像真的給予了滿滿的勇氣與力量去面對各種問題;而後面雖然不再到教會去,跳脫了形式上的表現,但時不時還是會自己禱告,跟上帝說說話,說說自己的狀況,這樣的溝通覺得相當適合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l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